
新闻中心
乘风破浪,直济泵海
立式长轴泵如何更换机械密封?
2025年08月14日 13:55
立式长轴泵作为关键流体输送设备,其机械密封的完整性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与现场安全。长期服役后,因动/静环磨损、辅助密封件老化、弹簧失效或杂质侵入等原因,机械密封可能出现泄漏、过度发热或失效,必须按规范进行更换。本指南详细阐述标准化的更换流程与技术要点。
1. 关键准备要点
针对立式长轴泵结构特性,需确认密封类型(推荐单端面集装式以简化深井安装)并精确记录泵的扬程、井深及介质含固量(直接决定碳化硅或硬质合金等关键材质选择);同时必须优先通过排液阀/虹吸管彻底排空井液消除坠落风险,锁定提升电机电源悬挂警示牌,并在拆卸前用链条/吊带双重固定提升机构防止长轴意外下落;作业需配备深井专用工具包括加长杆扭矩扳手、轴保护工装(核心防长轴弯曲)、深井照明设备及导链(控制部件升降安全)。
2. 长轴泵核心拆卸流程
原则:自上而下分段拆卸,全程保护轴系直线度
拆上部驱动组件
拆卸电机联轴器(标记对中位置),移除轴承座及轴封压盖。
分段抽出传动轴
按顺序编号传动轴节
(每节轴及联轴器),逐节拆卸吊出,立放于专用支架(禁平放防弯曲)。
接触密封腔(井下部)
吊出末级叶轮后,暴露密封腔体(通常位于泵体顶部或导叶上方)。
拆旧密封(深井操作要点)
集装式:整体拆固定螺栓取下。
部件式:优先拆静环压盖→保护轴套→顶出动环组件(需导链辅助稳定)。
3、清洁与检查(长轴泵侧重项)
密封腔清洁
清洁腔体/轴套,重点清除井沙沉淀物。
关键尺寸检查
传动轴径向跳动:置于V型块,千分表检测≤0.1mm/米(超标需校直)。
密封安装段轴径磨损≤0.05mm(超差换轴套)。
4、密封安装
深腔操作准备
预先组装新密封(集装式优先),涂抹兼容润滑脂。
轴保护与入井
轴端加装导向保护帽,用导链缓慢下放密封至腔体,确保垂直无偏摆。
精准定位(关键!)
静环压盖螺栓预紧至50%力矩→用量具校验压缩量(按说明书±0.2mm)→ 对角拧紧至100%力矩。
5、长轴回装与对中
按编号装回传动轴节,每节连接后检查轴系直线度(手感转动平滑无振)。
恢复电机对中标记,激光对中仪校准偏差≤0.05mm(深井泵核心质量点)。
6、试车
无水点动测试:短启电机(<1秒),听诊密封位异响(防干摩擦)。
初期跑合(30分钟):
泄漏量:单端面允许≤3滴/分(深井泵渗漏需更严控)。
振动监控:轴承座振动值≤2.8mm/s(超标需检查轴对中)。
温度:密封腔温升≤25℃(深井散热慢需警惕)。
7. 安全与专业警示
深井防坠落:作业时盖住井口,人员系安全绳。
轴保护:拆卸/安装全程使用轴支架,严禁杠杆撬动长轴。
介质兼容:井液含氯或H₂S时,密封需用特殊合金/陶瓷材质。
强制规范:操作须遵循API 610第11版 或制造商长轴泵维保手册。
总结
立式长轴泵机械密封的高效更换,核心在于精准操作、轴系保护与深度协同:
专业为本:严格遵循制造商规范与API标准,确保密封压缩量、轴对中等关键参数精确达标;
安全至上:全程落实能量隔离、长轴防护及井口防坠措施,杜绝机械伤害与介质风险;
长效保障:通过规范跑合与持续监控(泄漏/温度/振动),从源头预防非计划停泵,延长泵组寿命。
唯有将技术严谨性与作业安全性深度融合,方能实现立式长轴泵密封系统“零泄漏、长周期、高可靠”运行。
上一条
我们提供您需要的中开泵,消防泵,长轴泵等工业泵整体解决方案!
微信:
电话:
导航下拉添加类名.active
在线客服添加返回顶部
右侧在线客服样式 1,2,3 1
图片alt标题设置: 凯利特泵业
表单验证提示文本: 内容不能为空!
循环体没有内容时: 抱歉,信息正在更新中
CSS / JS 文件放置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