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乘风破浪,直济泵海

立式长轴泵中最常见的易损部件及其维护与更换难点分析

2025年10月15日 15:42

立式长轴泵以其高扬程、高效率和适应深井工况的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、电厂冷却、工业循环及农业灌溉等系统。然而,由于其结构复杂、运行环境多样,部分部件在长期运行中承受着较高的磨损、腐蚀和振动负荷。了解其中最常见的易损部件及其维护、更换的难点,对于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、降低停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。

立式长轴泵以其高扬程、高效率和适应深井工况的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、电厂冷却、工业循环及农业灌溉等系统。然而,由于其结构复杂、运行环境多样,部分部件在长期运行中承受着较高的磨损、腐蚀和振动负荷。了解其中最常见的易损部件及其维护、更换的难点,对于保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、降低停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

一、长轴泵中的主要易损部件

导轴承

导轴承是长轴泵中最典型的易损件之一。由于长轴结构的特点,轴承数量较多,分布在轴套和导轴管之间,用于支撑旋转轴系,保持同心度。

磨损原因:润滑不良、水质含砂、对中不准或振动超限。

维护挑战:轴承安装位置深、更换需拆解长轴组件;部分水润滑轴承对材料耐磨性要求高(常采用橡胶、PTFE或合金材质)。

轴套 

轴套用于保护传动轴表面,防止因摩擦造成轴的直接磨损。

磨损原因:轴套与轴承长期接触,受砂粒、杂质冲刷;润滑不足易导致表面划伤或腐蚀。

更换难点:需拆卸整段传动轴;若磨损不均或装配间隙不当,可能引发轴系振动。

叶轮

叶轮是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,也是受磨损和腐蚀最严重的部分之一。

磨损原因:介质含固体颗粒、气蚀(cavitation)、不平衡运行。

维护难点:拆卸需整体吊装泵体下部组件;修复需重新校平衡,防止偏心振动。

导叶体

长期运行中,液流携带的微粒会冲刷导流壳和泵壳内表面,造成壁厚减薄。

磨损原因:高流速、含砂介质。

维护难点:需专业测厚与防腐处理,修复周期长;若腐蚀严重需整体更换下部泵体。

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

位于驱动端的密封系统承担防泄漏和防止空气进入的重要功能。

磨损原因:冷却或冲洗不充分、密封面干摩擦、介质腐蚀。

维护难点:更换需保证密封面洁净与轴向压紧力均匀;外部冲洗系统压力需重新校准。

 

二、维护与更换中的关键挑战

安装位置深、拆装复杂

长轴泵的泵体埋设较深,轴系长,拆卸维修需大型吊装设备和专业工序,现场维护周期长。

精度要求高

轴系同心度、叶轮间隙、导轴管对中等精度偏差,均可能导致振动增大或效率下降。

水质条件影响大

若输送河水、湖水或含砂流体,磨损速度会显著加快,需更频繁检查和更换部件。

 

三、结论

长轴泵的主要易损部件包括导轴承、轴套、叶轮、导叶体及机械密封系统,它们的磨损不仅受流体条件影响,也与运行维护质量密切相关。

为提升泵的可靠性,应:

定期监测振动与温度变化;

保持润滑系统清洁与畅通;

严格控制安装精度与运行工况;

制定合理的备件计划和检修周期。

通过科学维护和及时更换易损件,可有效延长泵的运行寿命、提高系统效率并减少停机损失。